客服热线:151-0330-0858

自由锻造基本常识和名词解释

使用简单的通用工具或直接在锻造设备(锻锤或水压机)的上、下砧间进行锻造,叫做自由锻造。

自由锻造时,金属只有部分表面受到工具限制,其余则为自由表面。

自由锻造的优点是:适用性强、灵活性大、生产周期短,是特大型锻件的唯一生产方法。缺点是:锻件精度低、加工余量大、生产效率低、劳动强度大,只能适用于单件小批量生产。

自由锻造的分类

根据所用的设备和工具的不同,可分为手工自由锻造、锤上自由锻造和水压机自由锻造。

自由锻造的基本工序

1.镦粗-使坯料高度减小、横截面积增大的工序。

2.拔长-使坯料横截面积减小、长度增加的工序。拔长工序也可以叫做“延伸”。

3.冲孔-在坯料上锻造出通孔或半通孔的工序。

4.扩孔-减小空心坯料的壁厚、增加其外径的工序。

5.芯轴拔长-减小空心坯料的壁厚、增加其长度的工序。

6.弯曲-将坯料弯成规定外形的工序。

7.滚圆-消除圆柱形坯料镦粗后的鼓形,使其外形更加规整的辅助工序。

8.错移-把坯料的一部分相对于另一部分错开、但仍保持轴心平行的辅助工序。

9.扭转-把坯料的一部分相对另一部分绕同一轴心旋转的辅助工序。

10.切割-把坯料切断(剁)或部分分离(劈)的辅助工序。

11.锻接-把两块坯料加热到高温后 " 锻焊为一体的工序。锻接在古老的手工锻造中曾是主要工序,也叫做“收火”、“熟火”、“锻焊”等,在现代自由锻造中已很少使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