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51-0330-0858

锅炉氧腐蚀带来的危害

在锅炉给水处理工艺过程中,除氧是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氧是锅炉给水系统的主要腐蚀性物质,给水系统中的氧应当迅速得到清除,否则它会腐蚀锅炉的给水系统和部件,腐蚀性物质氧化铁会进入锅炉内,沉积或附着在锅炉管壁和受热面上,形成难溶而传热不良的铁垢,腐蚀的铁垢会造成管道内壁出现点坑,阻力系数增大。

管道腐蚀严重时,甚至会发生管道爆炸事故。国家规定蒸发量大于等于2吨每小时的蒸汽锅炉和水温大于等于95℃的热水锅炉都必须除氧。

锅炉氧腐蚀的危害

氧腐蚀是锅炉系统中最常见又较为严重的腐蚀。由于给水一般都与大气接触,水中的溶解氧基本上是饱和状态,因此给水流经的管路和设备均有发生氧腐蚀的可能。

氧腐蚀经常发生的部位是给水管路和省煤器。由于省煤器内水温逐渐升高,给溶解氧的腐蚀提供了有利条件。氧腐蚀一般都集中在省煤器的入口侧,因为它的表面积大,能很快将水中残余的溶解氧消耗掉。如果给水中溶解氧含量较高,腐蚀也可能延伸到省煤器的中部和尾部,甚至使锅炉的下降管也遭到氧腐蚀。

某些小型锅炉,当给水不采取除氧措施时,溶解氧可大部分或全部进入锅内。其中一部分被蒸汽带走,造成蒸汽管路等的氧腐蚀。另一部分氧则造成锅炉腐蚀。腐蚀的部位一般在锅筒的水侧及下降管内,而上升管内,由于锅筒的除氧作用,使溶解氧不易到达金属表面,很少出现氧腐蚀。

氧腐蚀的形态一般为溃疡型腐蚀和小孔型局部腐蚀,这种腐蚀对金属构件强度的损坏是十分严重的。从全国工业锅炉损坏和报废事故原因分析看,由于锅炉给水除氧不良,造成腐蚀而损坏,提出报废或爆管的占相当的比例。为了消除溶解氧对锅炉汽水系统的腐蚀和危害,国家标准规定:对于蒸发量大于2吨/时(t/h)的锅炉,其给水要采取除氧措施,并根据锅炉工作压力的不同,要求给水溶解氧控制在合格的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