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51-0330-0858

全球首列氢燃料电池驱动火车在德国投入运营


据德媒报道,法国阿尔斯通公司在德国西北部推出全球首列以氢燃料电池Coradia iLint驱动的火车。


首列搭载乘客火车于当地时间9月17日开往下萨克森州,列车时速可达140千米,每次充电后可以行驶1000千米,并且几乎没有噪音。

列车顶部安装有氢燃料箱和将氢转化为电的燃料电池,其保障列车运行。行驶过程中产生的多余能量被转移到位于地板下的锂离子电池中,当列车速度下降时,这些电池将启动。


阿尔斯通公司强调,这种电池不会污染环境,列车只会排放蒸汽和冷凝水。2021年起,下萨克森州将有14列该类型火车。


德国下萨克森州经济、劳动、交通部计划近期用创新的氢动力火车替换当地的柴油火车,并为此已经划拨8130万欧元。迫切的问题在于,德国的氢电池充电站普及程度还非常低,因此列车的运行非常昂贵。


据了解,氢能源的清洁利用主要是通过燃料电池,燃料电池应用在分布式应用场景中的时候与其他可替代方式相比,还存在成本高的问题。氢气利用另一大难题是加氢难。因为设备与技术要求,加氢站的建设运营成本远高于加油站和充电站,目前加氢站的数量还不足以完全满足商业化应用的需求。


国际汽车制造商协会数据显示,2017 年全球销售乘用车接近 0.71 亿辆,而势银智库数据显示 2017 年全球 FCV(燃料电池汽车)销量 3260 辆(燃料电池汽车大多使用氢能源作为燃料,极少数使用其他燃料,在此暂且先认为这些 FCV 都使用了氢气做燃料),氢能源在汽车领域渗透率不过 0.0046%,在汽车应用领域氢能源产业化尚处于导入期。


信达证券认为,2018 年是氢能源产业化应用元年,未来 3-5 年是导入期,5-10 年后开始进入成长期,时间上展望,是 2025 年前后的事情。目前国内市场尚处于概念期向真实导入期转化的时间节点,未来 3 年左右的导入期产业链的场景会是配套设施先行,之后再是商用车生产制造的跟进,可能会伴随有国外乘用车进入中国市场。


所以整条产业链我们要关注的是:


1)氢能源的生产及其设备等附属产业;


2)加氢站运营服务产业;


3)燃料电池核心技术的突破和氢能源商用车生产制造产业链。


1、配套设施及制造装备环节:关注制氢产氢、氢气压缩设备以及加氢站配套设备;


2、核心技术有壁垒环节:关注质子交换膜、双极板、气体扩散层、催化剂、车载储氢罐等环节相关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