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51-0330-0858

张绍强:民用燃煤取暖重点要抓“高效炉具”


8月2日,河北省发展改革委印发《2018年度取暖季洁净型煤保供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要求对清洁取暖不能覆盖的区域或“双代”工程未完成、不具备通气、通电条件的地区,切实做好洁净煤推广和供应。


不止河北省,当前京津冀及汾渭平原部分城市均在大气污染行动方案中提及合理利用洁净型煤。那么,洁净型煤的应用及供应现状如何?推广应用过程是否顺利?对此,小编就相关话题采访了中国煤炭加工利用协会理事长张绍强。他表示,城镇燃煤超低排放集中供暖和边远山区推广洁净型煤配套高效炉具应成为长期稳定的政策。



对症“偏远山村”居民冬季取暖


问:今年以来,多项新出台政策对北方地区清洁取暖改造的要求,从最初的“宜电则电”“宜气则气”,调整为“宜电则电、宜气则气、宜煤则煤、宜油则油、宜热则热”,扭转清洁取暖就是去煤化的思维。在“宜煤则煤”要求下,推广洁净型煤有何现实意义?


张绍强: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北方清洁供暖行动计划本身是高瞻远瞩、非常英明的决策,对我国实现全面小康、对提高北方农村和中小城镇人民生活质量、对大气污染防控、对生态环境建设都具有非常积极的促进作用。但一些地方出现机械、教条地理解“宜气则气、宜电则电”的情况,只要粘上“煤”字一律不得使用,这本身不符合资源保障条件和基础设施的实际,也无视了燃煤超低排放技术的进步。


现在的提法增加了“宜煤则煤”,这是中央科学有序推进北方地区清洁取暖的具体表现。洁净型煤核心的优势是既能充分保供,价格又相对较低。但推广洁净型煤也要把握一个“度”,要理性地认识到,洁净型煤绝不是“救命稻草”,它主要适合用于“偏远山村”居住分散的地区,用于老百姓家里的冬季供暖。对于城镇、集中居住片区和工业园区、大中型企业还是要采取“燃煤超低排放的集中供热供暖”的方式比较合适,仅靠燃烧洁净型煤不能满足排放要求。


“好煤配好炉”将大幅降低大气污染物


问:就清洁取暖而言,洁净型煤在何种情形下更能发挥出作用?


张绍强:清洁取暖就目前而言很难做到“无限度清洁”。洁净型煤的提法本身也不够科学,只是便于大家理解而已。只要做到“好煤配好炉”,不再任性烧散煤,理论上其大气污染物排放都会大幅度降低。


由于我国煤种、煤质多种多样,特别是北方地区煤种最主要是高挥发分烟煤(长焰煤、气煤为主),如果不是采用以倒焰二次补燃方式的民用炉具都会导致大量挥发分(VOCs)逃逸,加重污染。在这一点上,什么种类的煤都一样,所以燃烧炉具是核心。有的地方以为强行规定其用煤的灰分必须达到多少、硫分必须达到多少、挥发分必须低于多少的限值就行,其实是不够科    学合理的,因为我国很少有可以同时达到这些要求的煤炭资源。


实际上,民用煤灰分高一些并没有大问题,灰分本身还有一定的固硫作用,只是热值高低影响而已。型煤中只要适量添加一点固硫剂物质,就有很好的固硫作用,固硫剂最丰富、最廉价的就是石灰石或石灰(碳酸钙或氧化钙),NOx本身是从空气中带入的N2生成的,决定于燃烧温度,与煤种、煤质没有什么关系。


只要采用新型解耦炉方式燃烧,就可以将挥发分完全烧掉,不会有逃逸。


目前的所谓洁净型煤厂,几乎都是私人、个体在搞,技术装备水平和产品质量管控良莠不齐,生产的型煤不见得就是洁净型煤。当然,只要是型煤总比散烧煤有进步,前者可以减少煤粉和粉尘飞出,可以更好的通风增强燃尽效果,能够大幅度提高能效,所以民用燃煤取暖重点要抓“高效炉具”,现在这样的高效炉具不少,只是设备价格稍贵一些。


要说最好的分散民用供暖燃料,首推兰炭,因为它事先已经经过集中“炼煤”处理(中低温干馏),其中的挥发分、硫分已经大部分去掉,而且热值很高,热稳定性好,再分散到社会各家各户去使用,减排效果更明显。点火难的问题也已经解决,是非常值得推广的分散用户燃料。


问:当前,我国洁净型煤的供应及应用现状如何?能否满足清洁取暖的需要?


张绍强:据不完全统计测算,我国各种独立型煤厂生产总能力超过6000万吨,兰炭产能9000多万吨。整体来看,我国型煤发展历史已经很长,装备、技术已没有障碍,但目前的现状是,型煤厂几乎没有国有资本参与,都是私人、个体企业,再加上政策变化频繁,型煤企业大多开开停停,很受挫折,低水平重复、因陋就简的情况比较严重。即使新建型煤厂也花不了多少投资、建设也要不了多长时间,只要政策稳定了,有稳定需求就会有新的投资建设,有严格的质量管控要求就有合格的产品生产,型煤保供理应没有问题。


政策稳定、科学可行是关键


问:在实际应用中,是否有地方在洁净型煤推广方面做得较为突出?它们的做法有何实际借鉴意义?


张绍强:我国固硫抑尘型煤技术、兰炭技术都已经很成熟,一些地方前两三年一直在大力推广,并且效果很显著,比如山东省。还成长起一批新型洁净型煤技术研发、高效炉具生产企业。


问:洁净型煤推广应用中是否存在难点?急需解决哪些问题?


张绍强:最关键的是要政策稳定、科学可行。为彻底解决大气污染问题,调整能源结构增加清洁能源比重是大方向,但限于我国的资源条件、基础设施条件和经济承受能力,需要分阶段、分步骤、长期稳定的坚持,久久为功。


实际来看,对城镇、集中居住片区、工业用户等相对集中的供热供暖用户,应当坚定地走燃煤工业锅炉超低排放供热供暖的路子,坚决加快推进集中供热供暖,不见得非要“一刀切改气改电”;对边远山区、经济落后地区,推广洁净型煤配套高效炉具应当是长期的政策,具备条件、成本能承受的,可以鼓励采用天然气、电能供暖;对城镇建成区、工矿企业居民、平原地区大型村落等大中型集中片区用户,无论是供暖还是炊事,必须加快“禁煤”,不鼓励推广所谓的洁净煤或洁净型煤。


只有形成比较科学、合理可行的“稳定政策”,才可能既减少阻力又加快大气污染防控工作,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政策不稳定,用户就会无所适从、观望等待,也挫伤技术研发生产的积极性,影响技术进步。另外,每个冬季都需要供暖,单靠政府投资、高额财政补贴也是不可持续的。


问:您对未来几年洁净型煤的发展有何预测?


张绍强:政策稳定是关键。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好坏条件都有。能源和供暖都是老百姓的“刚需”,是最基础的民生问题,有关部门不能一味过度只盯着“完成考核任务”。


煤炭是我国最丰富、最可靠、也是成本最低的能源资源,燃煤的污染不是“无药可治”,而是已经有很多很好的根治办法,就看用不用、怎么用。我国现在不缺科学技术研发能力,而且就洁净型煤而言,它也不是多么复杂的高难科技。相信只要政策对头、相对稳定并严格执行,不仅限于洁净型煤,各种能源清洁高效利用技术、清洁供暖技术都会不断涌现,绿水青山、蓝天白云的愿景一定会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