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51-0330-0858

灌注桩施工工艺及灌注桩施工注意事项


灌注桩属非挤土或少量挤土桩,施工时基本无噪声、无振动、无地面隆起或侧移、无浓烟排放,因而对环境影响小,对周围建筑物、路面和地下设施胡危害小。当然,灌注桩施工可以采用较大的桩径和桩长,单桩承载力高,可达数百万至千万牛顿。需要时还可以扩大桩底面积,更好地发挥桩端土的作用,桩径、桩长以及桩顶、桩底高程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和调整,易于适应持力层面高低不平的变化,可设计成变截面桩、异形桩,也可沿深度变化配筋量。桩身刚度大,除能承受较大的竖向荷载外还能承受较大的横向荷载,在钻、挖孔过程中,能进一步核查地质情况,根据要求调整桩长和桩径。除此之外,灌注桩没有预制工序,施工设备比较简单、轻便,开工快,所需工期较短。对于灌注桩施工的相关内容,大家是否想要了解更多呢?下面贤集网小编来为大家介绍灌注桩施工工艺及灌注桩施工注意事项。一起来看看吧!

灌注桩施工工艺
1、钻孔定位
施工过程中采用联测,复测方法以控制桩位。测量给定孔位中心点后,钉一中心木桩,在木桩顶钉一铁钉确定孔位中心点,再按“十字线”法向四周返出四个点钉“骑马桩”,并记录与中心点的距离,当中心桩挖掉后以这四个点测量孔位中心点,确保孔位准确无误。
2、埋设护筒
冲孔灌注桩护筒一般采用钢护筒,也有部分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护筒作用:

①定位;
②保护孔口,以及防止地面石块掉入孔内;
③保持泥浆水位(压力),防止坍孔;
④桩顶标高控制依据之一;
⑤防止钻孔过程中的沉渣回流。
护筒必须进入原土200mm;回填必须对称进行,以免护筒跑位;保证桩位位置地下无障碍物。
3、钻机就位

钻机就位平、稳、对、正等,铅锤吊对位、水平尺操平,钻机基础稳固。冲击钻就位应对准护筒中心,要求偏差不大于±20mm,钻机就位后,进行孔位复测,复测完毕合格后方可进行施工。
4、冲孔施工
开孔时应低锤密击,锤高0.4~0.6m,并及时加石块或粘土泥浆护壁,使孔壁挤压密实,直至孔深达护筒下3~4m时,才加快速度,加大冲程,将锤提高到1.5~2m以上,转入正常连续冲击,在造孔时要及时将孔内残渣排出孔外,以免孔内残渣太多,出现埋钻现象。

桩机冲进过程中应进行两次验收,分别为遇岩深度验收和入岩深度验收,根据地质报告的资料与实际冲机施工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岩样是否一致。
5、清孔
孔内泥浆清孔保证孔内泥浆性能指标符合要求:粘度小于28秒,比重小于1.25Kg/L,含砂量≤8%,孔底沉渣≤50mm。

6、吊放钢筋笼
①钢筋笼整体吊装
②当钢筋笼过长时可进行分段吊装,需要焊接时,可先将下段挂在孔内,吊高第二段进行焊接,而后放下。骨架外侧应绑扎水泥垫块或在钢筋笼主筋上焊有一定数量的加筋环用以确定保护层。吊放时应垂直放入,避免钢筋笼末端碰到孔壁造成土块塌落至孔低。若钢筋笼在泥浆面以下,应在钢筋笼顶端焊接标志物,露出泥浆面,以确定钢筋笼是否到底。吊入后校正位置垂直,勿使扭曲变形。

7、安放导管
导管用法兰盘进行连接,“O”型圈密封,严防漏水,当清孔完成,应立即吊装导管,导管应事前拼分成几段,依次放好,以便吊装。导管要求垂直平正,不应弯曲,以免妨碍隔水栓的下落,接口密实,不漏水不露浆。导管安放时,先使导管接触孔底,灌注混凝土前提离孔底30cm高。

8、二次清孔
下导管完毕,需进行二次清孔工作,现将泥浆调稀至密度为1.1g/cm3左右,二次清孔清孔结束时必须测定孔低沉渣厚度,要求沉渣厚度<10cm(一般是5cm左右)时,才能灌注水下混凝土,否则,继续清孔直到合格为止。
9、灌注混凝土
导管法灌注水下混凝土:是将密封连接的钢管作为水下混凝土的通道,其底部以适当的深度埋在灌入的混凝土拌合物内,在一定的落差压力作用下,形成连续密实的混凝土桩身。

10、测量检查
混凝土面灌到预定高度,一般可用测量绳检查,检查时要注意:
①必须保证测量绳准确,由于使用时间较长或其他原因,测量绳上的标尺数字可能模糊不清或发生滑动,这样会影响测量精度。
②测锤必须重些,且体积不能过大,否则会浮在泥浆表面,影响测量精度
③测量时如泥浆较稠,一定要上下抖动测量绳,使测锤靠自重向下移动,接触到真正的混凝土面。

 

灌注桩施工注意事项
1、回旋式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施工注意事项
(1)预防塌孔
a、在松散砂土或流砂中钻进时应控制进尺选用较大比重、粘度、胶体率的优质泥浆。
b、如地下水位变化过大,采取加高护筒、增大水头等措施。
(2)预防钻孔漏浆
加稠泥浆或投入粘土,慢速转动,增强护壁。
(3)预防斜孔与纠偏
a、安装钻(冲)桩机时,底座要水平。起重滑轮缘、钻头(冲锤)、护筒中心要在同一轴线上,并经常检查校正。
b、已经斜孔时,应该在孔内填充优质的粘土块和石块,将斜孔部分填平,慢速转动或低锤密击,往复扫孔纠正。
(4)预防钢筋笼放置与设计要求不符、钢筋笼变形、保护层不够、深度位置不符合要求
a、钢筋笼过长时应分段制作,吊放钢筋笼入孔时再分段焊接。
b、钢筋笼在运输和吊放的过程中,按要求设置加劲箍,并在钢筋笼内每隔3~4m装一个可拆卸的十字形临时加劲架,在钢筋笼吊放入孔时再拆除。
c、在钢筋笼周围主筋上每隔一定间距设置混凝土垫块,混凝土垫块根据保护层的厚度及孔径而定。
d、清孔时将沉渣清理干净,保证实际有效孔深满足设计要求。
e、钢筋笼应垂直缓慢放入孔内,防止碰撞孔壁。钢筋笼放入孔内后,要采取措施固定好位置。
f、对在运输、堆放及吊装过程中已经发生变形的钢筋笼,应进行修理后再使用。
(5)预防断桩
a、混凝土塌落度应严格按设计要求规范要求控制。
b、边灌混凝土边拔导管,做到连续作业。灌注时勤测混凝土顶面上升高度,随时掌握导管埋入深度,避免导管埋入过深或导管脱离混凝土面。
2、沉管灌注桩施工注意事项
沉管灌注桩在成孔时有挤土作用,由于有钢管护壁,孔壁不会坍塌;但在灌注混凝土的同时拔起钢管,钢管和混凝土之间具有一定的摩擦力影响混凝土的成型,在钢管已拔出的部分土体挤向尚未结硬的混凝土;这些过程如处理不当,会影响桩身质量,造成工程事故。因此施工时应注意下列问题:
(1)沉管时,应“密锤低击”,抽管时更应注意“密锤慢抽”或“密振慢抽”。抽管过急易将混凝土折断,引起桩身质量事故;
(2)在持力层以上的土层如为饱和的黏性土或粘质粉土,由于桩周土的回挤,灌注混凝土时桩身可能严重缩颈,甚至出现断桩。
(3)沉管应连续进行,不宜停歇过久,以免摩阻力增大,导致下沉困难。
(4)在桩端附近,将桩管上下翻抽,使混凝土向四周挤压,但施工时应注意操作,防止泥浆混入桩内,造成夹泥桩。
(5)根据土质条件确定打桩程序是跳打还是连打。
(6)在地下水位一下的砂土层中施工时,应在钢管底部预0.1m^3砂浆或混 凝土封底,以免砂、水涌进钢管影响施工质量。
(7)复打扩大桩时,应注意将钢管外壁粘污的淤泥清除干净,防止复打时 带入桩内。
振动沉管灌注桩因其工效高和造价低廉,在国内外工程界得到广泛运用。但是,由于其成孔、灌注混凝土、成桩都处于隐蔽状态,质量难以控制。若某一工程桩达不到设计要求,就会造成建筑物的不均匀沉降,轻则产生裂缝,重则造成倒塌事故。因此,必须严格遵照施工规范、施工工艺进行施工,而且要特别注重对工程桩的质量检测。否则,即使是装备齐全、经验丰富的施工单位也会因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工程事故,从而影响整个工程的经济效益。
3、人工挖孔灌注桩施工注意事项
(1)开挖前,从桩中心位置向桩四周引出4个桩心控制点,施工过程用桩心点来校正模板位置,有专人严格校核中心位置及护壁厚度。桩孔开挖后,当天一次灌注完毕护壁砼,护壁砼拌和料中掺入早强剂;护壁拆模后,若发现护壁有蜂窝、漏水现象要及时加以堵塞或导流,防止孔外水通过护壁流入孔内。
(2)注意防止土壁坍落及流砂事故。在开挖过程中,如遇到特别松软的土层,流动性淤泥或流砂时,为防止土壁坍落及流砂,可减少每节护壁的高度或采用钢护筒,待穿过松软土层和流砂层后,再按一般的方法边挖边灌注砼护壁,继续开挖桩孔。开挖流砂现象严重的桩孔可采用井点降水法。
(3)孔内有人作业,孔口应有专人监护。发现护壁变形、涌水、流沙以及有异味气体时,应立即停止作业迅速将孔内作业人员撤至地面,并报告施工负责人处理,在排除隐患后方可继续施工。
(4)桩孔扩底(适宜于黏土层,硬实砂土层)应采用间隔削土法,留一部分土做支撑,待浇灌混凝土前再挖支撑土。淤泥层、松散沙层(含沙层)不宜人工扩底。
(5)正在施工的桩孔,每天班前应将积水抽干,并用鼓风机向孔内送风至少5min,经检测符合要求后方可下人作业。当孔深超过10m时,地面应配备向孔内送风的专用设备,风量不宜少于25L/s,孔底凿岩时尚应加大送风量。
4、钻孔咬合灌注桩施工注意事项
(1)孔口定位误差的控制
为了保证钻孔咬合桩底部有足够的咬合量,应对其孔口的定位误差进行严格的控制,需设置导墙,导墙上定位孔的直径宜比桩径大20mm钻机就位后,将第一节套管插入定位孔并检查调整,使套管周围与定位孔之间的空隙保持均匀。
(2)桩的垂直度控制
桩的垂直度标准为3‰,在施工中注意套管的顺直度检查和校正,成孔过程中桩的垂直度监测和检查等,在成孔过程中如发现垂直度偏差过大,必须及时进行纠偏调整,有利用钻机油缸纠偏及A桩、B桩纠偏。
(3)如何克服管涌
在B桩成孔过程中,由于A桩砼未凝固,还处于流动状态,A桩砼有可能从A、B桩相交处涌入B桩孔内,称之为“管涌”,如图所示。
A桩砼的坍落度应尽量小一些,不宜超过18cm,以便于降低砼的流动性。套管底口应始终保持超前于开砼面一定距离,以便于造成一段“瓶颈”,阻止砼的流动,如果钻机能力许可,这个距离越大越好,但至少不应小于2.5m。B桩成孔过程中应注意观察相邻两侧A桩砼顶面,如发现A桩砼下陷应立即停止B桩开挖,并一边将套管尽量下压,一边向B桩内填土或注水,直到完全制止住“管涌”为止。
(4)克服钢筋笼上浮
由于套管内内壁与钢筋笼外缘之间的空隙较小,因此在上拔套管的时候,钢筋笼将有可能被套管带着一起上浮。其预防措施主要有:
a、 B桩砼的骨料粒应尽量小一些,不宜大于20mm。
b、 在钢筋笼底部焊上一块比钢筋笼直径略小薄钢板以增加其抗浮能力。
c、钢筋笼导正器必须制作。
d、砼灌注必须按操作规程进行。
(5)分段施工接头的处理方法
往往一台钻机施工无法满足工程进度,需要多台钻机分段施工,这就存在着与先施工段的接头问题。采用砂桩是一个比较好的方法,如图所示。在施工段与段的端头设置一个砂桩(成孔后用砂灌满),待后施工段到此接头时挖出砂灌上砼即可。
5、旋挖泥浆护壁灌注桩施工注意事项
(1)采用钻头钻进, 根据不同层次的土质结构选择不同的转盘转速和进尺进行控制。在砂层钻进和进入强风化层后, 因土层太硬会引起钻锥跳动及偏斜、加大钻杆摆动, 故应选择低档慢速,
转盘转速参数取值13~40v/ min, 成孔深度按设计要求进行控制。
(2)钢筋笼制安
旋挖机挖土清渣达到设计要求后, 开始下放钢筋笼, 其制安必须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进行, 主筋、箍筋应焊接均匀, 搭接长度及焊缝应符合规范要求, 安装时应安装护块, 以确保周正及保护层厚度, 钢筋笼的制作偏差应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3)孔内事故预防措施
①选择有经验、责任心强的施工队伍, 保证操作人员的素质;
②加强钻具检查, 对加工不良的钻具严禁使用;
③对孔内水头高度, 泥浆的相对密度和粘度经常观察和检测, 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尤其在钻孔排渣、提锥除土或因故停钻时应保持孔内规定水位和规定的泥浆性能指标, 以防坍孔;
④钻孔作业应分班连续进行, 在土层变化处捞取渣样判明土层, 并与地质资料核对, 根据土层情况采取相应措施, 保证施工质量;
⑤升降钻锥须平稳, 钻锥提出井口应防止碰撞护筒或孔壁, 防止钩挂护筒底部, 钻杆的拆装应迅速。


上述是贤集网小编为大家介绍的灌注桩施工工艺及灌注桩施工注意事项。当然,在施工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很多小问题,譬如孔壁坍塌就是最常见的故障,主要为护壁不力、操作碰撞、土质差等三方面原因,其危害性极大,增大孔底沉渣厚度、充盈系数变大使单桩混凝土方量激增、使桩端与持力层不接触降低桩端阻力、使桩侧土体变松软降低桩侧摩擦力。再者就是桩身缩径、夹泥和断桩,这最主要原因就是灌注混凝土过程中孔壁具体坍塌和内挤。影响桩身完整性,桩身强度和承载力都降低。最后就是混凝土导管堵塞,主要是隔水塞制作粗糙,导管内壁不平直,变形过大,使隔水塞受阻卡住,导致已浇好的混凝土面上易重新积存沉渣,处理堵管需要时间,新混凝土与已浇混凝土之间存在夹泥,易致断桩。所以,在施工的过程中,一定要严谨,避免不必要的故障发生。